导读:1978年后,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通航人,勇于创新,率先进入海洋经济飞行服务和海上救助领域,成为我国通航运营、培训、发展海洋经济及海上救助的重要力量。
广东通用航空经过60多年的发展,如今正步入快速发展轨道。
广东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乡。1951年5月,民航广州管理处C-46型飞机执行广州市防治蚊蝇危害任务,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通用航空作业飞行,揭开了新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新篇章。
1978年后,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通航人,勇于创新,率先进入海洋经济飞行服务和海上救助领域,成为我国通航运营、培训、发展海洋经济及海上救助的重要力量。已成长为我国海上油气钻井平台飞行第一、第二大服务商的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、南航珠海直升机分公司从1995年起就占全国海上油气平台飞行50%以上的份额,2009年至今更是高达80%以上。海油人说:“是海直和珠直的直升机把我们送上海上平台,实施国家‘深海战略’离不开他们的飞行保障!”
随着国家低空开放逐步实施,广东通航再次发挥排头兵试验田的作用。去年,珠海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取得重大突破:划设了“珠海—阳江—罗定”低空转场训练航线,供通航企业使用;建成了国内第一个通航飞行服务站。以珠海航空产业园为载体、以中航工业通飞公司为龙头的我国通航产业“航母”将从珠海驶向世界。
目前,集通航研发制造、通航运营、服务保障、飞行培训及消费娱乐于一体的“通航全产业链”在广东已规模初显。以珠海为例,近几年,引进了总投资超过130亿元的20多个航空要素项目,初步形成航空制造、培训和服务保障产业体系:我国首个私人飞机运营服务中心(FBO)在珠海机场开业;珠海中航飞行培训学校、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航空学院相继揭牌……
作为“国家队”的中航工业通飞公司南下珠海后,令人刮目相看:2012年10月,西锐飞机珠海生产线建成,首批组装3架飞机下线并试飞成功,同年获得60架西锐飞机订单;同年11月,自主研发生产的、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中国首款高端公务机“领航150”成功下线,并获得8架订单;作为我国大飞机项目之一的水陆两栖飞机“蛟龙”600的研制,取得重大突破……广东通用航空制造业从无到有,一举跃居全国前列。